
V型手势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很多人喜欢在拍照或交流的时候使用它,同时喊一声“耶”,表示高兴。但就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手势来自于国外。

18世纪末,在奥地利有个犹太药师家族,他们经常会研发一些药品,在取得一定成果时,便会使用这一手势,表示庆祝。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持安静专心的氛围,又可以彼此激励。后来二战爆发了,这一手势便有了更深的寓意,用来表示“胜利属于我们”。

1938年7月,德军包围了罗斯柴尔德医院,主治医生维特高举V型手势,给病人信心,这个事件传遍了奥地利。两年后,又有一位名叫维克多的比利时人使用了这一手势。他是一位爱国人士,经常在广播中向德占区人民号召,呼吁大家用粉笔在大街小巷书写字母“V”,以传达勇于斗争的信念,这次宣传使其流传得更广。而真正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对这种手势十分喜爱,据说有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还使用了它,当时警报声大作,人们恐慌不已,但丘吉尔却高举V型手势。

之后,由于相机的普及,这一手势就流行起来了。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面对困难危机时的坚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英国反V型手势有侮辱的意思,大家一定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