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一般在阳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可具体从那一天开始,到那一天结束,怎样计算,好多人都不明白。因为,伏和社是不归二十四节气的,它有其独特的计算方法。并且,农村中人对三伏中的末伏更不知道,故立秋前称为“三伏”立秋后又叫“秋伏”。有的还认为立秋后三伏天就结束了。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从“夏至”节后算起,阴历天干地支中的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也叫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也是叫二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是叫三伏,因此,头伏和末伏各为10天,中伏10天或者20天不一定,所以,“三伏天”共30天或是40天。人们认为“三伏天”只有30天是错误的,大多数年份中伏为20天,“三伏天”也就成了40天。从夏至到立秋之间如果有四个“庚日”中伏为10天,有五个“庚日”中伏就是20天了。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这个时间段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风速小.少风.空气湿度大.潮湿闷热。
这个时期,秋季农作物也最怕干旱少雨,因三伏天,天气炎热,温度又很高,水气蒸发量大。如果降雨减少,一般农作物会受旱。有条件要及时浇水,不然会造成减产甚至是绝收。

玉米

玉米

土豆

了
。“伏”的意思是阴气阳气所压迫藏伏与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