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村,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位于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沙窑乡、与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交界,海拔170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村有83户人家,共329人。 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组建队伍,反抗压迫。因寡不敌众,退守西山绝壁,后安全转移到一自然村。这个悬崖上的山村,人们为纪念郭亮,在建村时便将村名取为郭亮村。 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历时五年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挂壁公路
南太行的郭亮村,初次接触就被它的红崖绝壁、山道盘旋的磅礴气势所吸引,当我们深入走进它,就会被它的郭亮精神所触动、所震撼、所折服。

悬崖上的村庄


那么,郭亮村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呢?今天户外侦探家就带领大家共同了解一下。


两千多年前,郭亮村隐于群山环立、陡峭绝壁之中,村民世世代代在这深山老林里过着几近与世隔绝的生活,唯一与外界相通的是一条绝壁上的古道天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再走这样险峻的天梯,为了摆脱世世贫困的宿命,郭亮村的老支书申明信发誓要凿出一条通向山外的大路。

申明信与凿洞的村民

1972年,老支书申明信带领13位壮士卖掉村里所有家当,买来炸药、铁锤。硬是在没有电力、没有机械的状况下,铁锤破石壁,钢丝走红岩,全凭人力手工,开始了他们的艰难凿山之路。历时5年,终于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高5米、宽4米、长1250米的石洞——郭亮洞。这条通向外界的通道,也改变了郭亮村人民的命运。


当年,郭亮人在绝壁上开山凿出了一个郭亮洞,现如今,就是因为有了郭亮洞,让万千的人们认识了沉寂千百年的郭亮村。


海拔1700米的绝壁之上,加上瀑布的美感,便是高山流水的韵致,太行明珠的风情。

流经岁月的长河,郭亮村与“十三壮士”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早已融为一体,它像一本内涵丰富的著作,时刻感染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汲取、去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