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航天动力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2.7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8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略有收窄,但扣非净利润仍高达-1.8亿元。尽管公司积极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和“创新改善提质增效”,但主营业务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以及毛利率大幅下滑等问题依然突出。


主营业务承压,市场份额下滑
航天动力的主营业务包括电机、化工泵和变矩器等产品,但2024年这些产品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报告指出,受所属领域宏观环境影响,市场需求增长不明显,竞争形势加剧,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特别是电机和化工泵产品,市场份额的萎缩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整体营收表现。
此外,变矩器产线的产品和产能调整未能有效支撑运营的基本成本开支,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2024年,公司毛利率仅为4.64%,较上年同期的12%大幅下降,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产品竞争力方面的严重不足。
存货减值拖累业绩
2024年,航天动力对部分存货计提了减值准备,主要原因是产品转型和客户订单变更。报告显示,公司部分存货面临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升级的压力,导致其价值大幅缩水。存货减值不仅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也暴露出公司在库存管理和市场预判方面的短板。
存货减值问题并非首次出现,2023年公司也曾因类似原因计提减值。这表明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和市场响应能力上存在系统性缺陷,未能及时调整生产和库存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非经营性收益减少,盈利能力堪忧
2024年,航天动力的非经营性收益有所减少,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报告显示,投资收益和资产处置收益等非经营性项目对净利润的贡献较上年同期下降,导致公司整体亏损幅度扩大。尽管公司通过多种措施试图提升经营效率,但非经营性收益的减少表明公司在多元化盈利模式上的探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外,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多年为负,反映出其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依然薄弱。尽管公司积极推动“创新改善提质增效”,但短期内难以扭转亏损局面。未来,公司需要在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和优化成本结构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改善。
总结
航天动力2024年年报显示,尽管公司营收微增,但净利润持续亏损,毛利率大幅下滑,存货减值和非经营性收益减少等问题依然突出。公司在主营业务市场份额下滑、库存管理不善以及盈利能力薄弱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未来,航天动力需要在产品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响应能力上做出更多实质性改进,才能摆脱长期亏损的困境。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