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广东出台12条利好“干货”

时间:2025-04-02 07:20:00

羊城晚报记者 许张超

鹏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百亿亿次)智能算力平台,光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昇腾生态研究院,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68万台(套),占全国44%,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粤字号”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欣欣向荣。

4月1日,记者从《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政策措施共12条,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等方面发力,将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底气足“粤字号”AI+机器人够“能打”

放眼中国,来自广东的一批人工智能、机器人堪称“顶流”。

在人工智能领域,高端算力芯片里,昇腾910B成为国内算力芯片主流产品,Atlas 900计算集群表现出色;“鹏城·脑海”“混元”等通用大模型崭露头角,“WPS AI”成为国内首个协同办公赛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智能无人机实现山地、乡村及各类应急场景下的物资运输。

在机器人领域,研制出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已入驻国内大型企业工厂,还有多模态四足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等组成系列智能机器人“大军”;机器人“本体”硬件方面,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编码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自主研发,成本降低超50%。

突飞猛进的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是关键变量。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专项,累计投入省财政资金近14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近30亿元,并与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工业软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重点专项协同,加快构建多层面的科研攻关体系。

近年来,广东还通过省创新创业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项目,投资额超230亿元。2025年,广东省财政年初预算安排涵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在内的“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

在政策加持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科创力满满。

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给出一组数据:全省有13家各类国家级平台,包括1家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质检中心、7家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有137家省级平台,包括4家省实验室、5家高水平研究院、33家新型研发机构、9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创力带来的是底气十足的产业力。仅在人工智能产业,高端算力芯片、底层架构、模型算法、创新应用、前沿技术等方面取得多点突破,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大模型、芯片、运动控制、减速器、伺服电机以及高端整机等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出招准 强企惠企政策组合拳够“懂行”

“我们通过全面摸排产业链短板,梳理资金、人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数据要素等资源需求,制定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在广东省副省长王胜看来,《若干政策措施》以支持、服务企业为导向,立足于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给,来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广东要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政策也得做到懂产业、懂创新、懂企业、有“打法”。人才、技术、企业、平台、应用、制度,也就是《若干政策措施》形成叠加放大效应的“懂行”密码。

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广东将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旗舰项目、重大专项,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重点项目,省财政按规定给予配套奖励。其中,对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省财政将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优质企业培育方面,将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该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在省级支持的基础上再“加码”,鼓励地市给予奖励,省财政进一步按照地市奖励资金1:1予以激励;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领域。

平台建设方面,推动现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学研平台能级提升、联动发展,因时因势谋划高能级平台,支持建设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和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每年择优支持一批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资助。

应用场景建设方面,“人工智能+”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领域广泛拓展应用;“机器人+”行动围绕工业、农业、城市管理、医疗、养老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挖掘开放应用场景。其中,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每年择优支持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

优秀人才培育方面,将把吸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作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支持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标准法规制度方面,将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对主导制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分别给予资助;探索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监管沙盒”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立法,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如何助力“粤字号”人工智能、机器人走向全球?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斌称,在即将举办的第137届广交会(春交会)第一期中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遴选全国46家机器人企业参展,其中广东企业16家,产品涉及多个服务领域的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计划在欧美、东盟、中东、中亚、拉美、非洲和港澳等重点市场实施“粤贸全球”,其中组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展会40场。

除此之外,广东将推动海外主权基金在粤设立办事机构、深化国有资本与海外主权基金投资合作、支持合资设立“链主基金”、加大海外主权基金在粤项目增资扩产等九条具体措施,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持续加码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

编辑:聂粤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