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展机遇!赣州能否再现千年辉煌?

时间:2025-04-02 11:52:00

赣州城三面环水,古时物资全靠水运,宋代更因水运发达而成为全国漕运和商贸的核心节点,经济迅速发展,赣州为支撑起长江和岭南的物资流通作出过很大贡献。

明清时期,依托码头形成商贸网络,港口承载木材、瓷器(如七里镇窑)、矿产等大宗货物运输,城内设有船行、桥行、振运行和水陆驿站,还有专为储存转运货物服务的行栈,为了配合水运,章贡两江沿岸曾建26座码头,从西津们到建春门码头附近,商贸繁忙,形成了码头经济时代的繁荣。

沿江一侧成了赣州人气最旺的地方,在今天的解放路、阳明路、建国路、章贡路、濂溪路及周边0.18平方公里的区域,集中了当时城区内大部分生活经济圈。

清代所汇赣州风景图

然而由于五口通商、以及长期以来沙石、卵砾的沉积制约了赣江的水运能力,加上公路、航空、铁路等其它交通方式的兴起,水运时代的繁华渐渐落幕。

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上游水电站的大量建立,水量减少,导致通航不便,曾经繁忙的水运交通已基本被新的交通运输方式所替代,人们出行的交通方式也更加多样和便捷,赣州曾经的众多码头逐渐没落。

昔日赣州龟角尾航运码头风光


赣州西津门

△上世纪80年代,涌金门码头的吊车

喧嚣的码头繁华已成为历史,然而一座依水而兴、水运历史悠久的城市,注定与水结缘。

新时代下赣州水运交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因具有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占地少等特点,水运交通非常适合大宗和中长距离货运,对于城市产业建设与发展来说,水运优势仍在。

2018年12月,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曾就赣粤运河等水系航运工程专题调研,浙赣运河、赣闽运河、赣湘运河等也相继启动前期调研。

2020年11月18日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提出振兴赣鄱千年黄金水道,建设世纪水运工程浙赣粤运河,完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布局,发挥南北水运大通道优势,形成内河水运新格局。

为了这次能一改内陆“阿卡林省”形象的机会,江西省不惜狂砸数千亿修建浙赣粤大运河,这是一场世纪大工程。

这是一条横跨三省,上连杭州,下达广州,贯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运河。

倘若建好,作为运河的关键节点,赣州能借助运河融入更大范围的经济圈,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进一步吸引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所以在浙赣粤大运河的建设上赣州必定不遗余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一次足以改变赣州城运的机会。

为了有利于赣粤运河工程的推进实施,增加赣州市对江西乃至周边地区的吸引力、服务力,和辐射力,经多年的努力,赣州港五云综合枢纽码头于2023年12月26日正式开港。

五云码头的开港标志着赣州港(水运)综合枢纽初步建成。

作为赣州市首座现代化的千吨级货运码头,码头建设内容包括新建5个10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370万吨,其中集装箱12万TEU,件杂货进出口70万吨,散货进口180万吨。

五云码头的建成将补齐赣州市水运发展的短板,优化赣州市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赣州港的通航能力、运输能力。


如今的中国,正在全力修运河,中部省份发动了8500亿争相干好这同一件大事。

湖北挖荆汉运河,广西挖平陆运河,湖南挖湘桂运河,安徽挖江淮运河,江西开挖浙赣粤运河,一张前所未有的运河网络,正在贯通半个中国的大江大河,沟堑南北,贯穿东西,中国的经济格局或许也会因此而发生一些改变。

在赣江之上,美丽的赣州是否能再次重现千年前的水运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