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县是我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然而,近年来,这里的部分灌区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完善,渠系水利用率低,严重影响灌区农业生产和群众用水需求。为推进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建设,综合提升灌区防洪能力、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台安县水利局统筹推进张台子灌区、通江子灌区两大续建配套工程,以实际行动为农田灌溉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12日,在位于台安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加紧作业,工人们在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抢抓工期,紧锣密鼓地加快建设。

张台子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坐落于韭菜台镇,总长度达5.732公里,其建设内容丰富且极具针对性。建设内容包括2条现浇梯形渠道、14条预制矩形槽,配套渠系建筑物1座、改造泵站11处及安装量水设备4套,不仅可确保输水过程中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为水资源的有序输送提供保障,确保灌溉用水能及时送达田间,还可实现对用水量的精准监测与调控。自项目启动8个月以来,建设者们抢抓工期,克服重重困难,目前渠道主体工程已完成过半。预计竣工后,当地农田灌溉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筑牢水利基石,特色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有望实现双提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通江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同样成绩斐然,该工程横跨西佛镇、达牛镇,是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工程竣工后,年节水量可达19.87万立方米,可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此同时,还可新增粮食产能334.1万公斤,在保障粮食安全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真正做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增产的“双提升”,为稳定区域粮食供应、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这下可好了,灌渠重新修建了,以后咱再也不用为稻田喝不上及时水发愁了。”望着曾经“脏乱差”的老渠道正逐渐改变成新型渠道的新模样,台安水稻种植户对水稻的丰收充满了期待。

两大项目蹄疾步稳地推进,正是台安县深度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力见证。台安县通过渠道硬化、设备升级、智慧化改造等一系列举措的协同发力,不仅能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率,还能提升灌区防洪能力。这无疑为台安乡村振兴铺就了坚实的水利基石,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百姓的“米袋子”装得更满、端得更稳。
全媒体记者 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