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持续了10天的第十六届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在纽约总部落下帷幕。活动期间,四川手工制茶传承人杨俊成携达州富硒茶“兰妃印象私房茶”第三次亮相,以茶艺展演和专题论坛分享向世界传递中国茶文化底蕴。

“三次受邀出席联合国,源于川茶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川茶绝佳的品质。”刚刚回到成都的杨俊成接受采访时说,受到联合国青睐是在12年前的2013年,成都全球财富论坛期间,一群参访的联合国官员在宽窄巷子偶遇杨俊成现场制茶。当工作人员将“兰妃印象”品尝茶递到他们手中时,这群见多识广的外交官竟在盲品中一致认定:“这是尝过最具生命力的茶之一。”
时任联合国官员詹姆斯·卡特回忆道:“当茶汤滑过舌尖,仿佛看见云雾缭绕的巴山茶园,感受到东方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这份意外赞誉开启了一段茶缘佳话。2016年第七届联合国中文日,杨俊成便首次受到邀请携传统手工炒茶锅亮相,成为唯一在联合国现场制茶的匠人。他遵循祖传“三炒三揉”古法,将海拔千米野生古茶的醇厚展现得淋漓尽致,被组委会授予“联合国中文日唯一指定茶品”。

2017年,他又再次受邀第二次出席联合国中文日,带去专为女性定制的“女士茶”引发“争抢式品鉴”,获颁“最佳茶礼推广奖”。
今年第三次受邀,杨俊成带去了“熊猫水仙”“翡翠雪露”等八大创新品类,通过AR技术还原唐代煎茶法,让外交官们频频点赞,并赞叹:“这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肯定”的背后,源于杨俊成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他告诉记者,其制茶遵循三大铁律:仅采海拔千米以上野生古茶树,每年仅采摘一季,每片茶叶经36道手工工序。同时,为守护生态本味,他拒绝机械加工,坚持用祖传铜壶现炒现制,让茶叶保留“海拔1200米的阳光味道”。

从成都宽窄巷子的偶遇,到三度亮相联合国,杨俊成用三十年坚守证明:中国茶不仅是饮品,更是承载东方智慧的文化使者。
当长嘴铜壶的弧线划过联合国大厅,世界正通过一片茶叶,读懂中国文化的深邃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