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探访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新闻中心!贴心服务、科技赋能、非遗体验……

时间:2025-08-29 15:47:00

津云新闻讯: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临近,8月28日8时,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正式面向中外注册记者开放。

  新闻中心包含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媒体专用工作区、新闻发布区、广播电视技术服务区、科技文化互动展示区、媒体餐饮与茶歇区等功能区,提供广播电视、新闻发布、官方图片、峰会资讯、科技文化展示、餐饮及交通等全方位服务。

  科技互动、贴心服务

  为中外记者带来良好沉浸体验

  一大早,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津云新媒体记者来到新闻中心采访。步入新闻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综合服务台,这里为记者朋友们提供信息咨询、资料发放、失物招领等多项服务。

  服务台前的志愿者何孟妍告诉记者,她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为提供好服务,在盛会的准备阶段,她已经接受了礼仪、语言、急救知识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培训。“希望能够以饱满的态度和良好的状态迎接盛会,展现天津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何孟妍说。

  新闻中心的科技互动展示区吸引不少记者驻足,他们纷纷带上气味释放器,身临其境地体验互动大屏上不同国家的特色风情风貌。

  科技互动展示区工作人员王旭阳介绍说:“新闻中心的科技互动展示区能够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维度给大家带来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这里可以通过全景式的互动大屏看到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标志性建筑场景,可以通过气味释放器闻到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香气,比如雪莲的味道、青草的味道,还有木香等。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内外媒体记者带来更为沉浸的感官体验。”王旭阳说。

  在智慧生活互动展示区,智能书法家机器人、数字化“纸鸢漫游”、机器人制作咖啡等,向记者们展现了当下智能科技赋能生活的多姿多彩。

  “智能书法家机器人所写的每一笔都十分富有韵味,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输入,输完之后,智能机械臂就能够展现独特的书法技艺。”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AI数字人多场景即时播报区,记者站在绿幕前拍摄照片即可定制生成专属数字人,输入文字稿件后,数字人能以中、俄、英文进行新闻播报。“我们还设置了世纪钟、天津之眼等天津地标背景,将数字人制作成特色冰箱贴纪念品。”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湾海河绘匠心 传统文化展魅力

  非遗互动区则呈现了“一湾海河绘非遗”的匠心。泥人张彩塑展台前,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彩塑作品陈列橱窗;杨柳青木版年画工坊里,木版雕刻与手工填彩相得益彰;曾氏华服展位中,传统图样的华服展品和盘扣饰品呈现了非遗魅力。

  “我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创新设计了‘天津之眼’盘扣胸针,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天津。”曾氏华服第四代传承人邢晋介绍。

  透过展柜的玻璃窗,川芎、金银花等地道药材整齐陈列,一旁的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引配方,诉说着中华百年传承的制药智慧。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用速效救心丸药渣制作的香牌与香串,既环保又充满药香。

  在中医理疗点,众多媒体记者驻足文化展览区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在这里,还特别设立专业推拿、精准号脉、养生饮品等功能板块。记者们在取号区前有序排队,等候中医专家问诊。饮品区推出的酸梅汤、马蹄桂花茶和藿香青柠气泡茶美式,融合传统配方与现代工艺,成为消暑提神的“网红”饮品,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前来品尝。

  在天津邮政新闻中心现场服务区,作为进驻新闻中心提供现场服务的央企,天津邮政设置了邮品互动体验区,这里展出了中国首套邮票——“大龙邮票”珍品。

  天津邮政市场部张博文介绍说,“大龙邮票”首发于天津,主图为蟠龙,威严庄重,衬以云彩水浪。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字样。邮票分为绿色、红色和桔黄色,分别为面值“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媒体记者们在欣赏“大龙邮票”珍品的同时,还能亲自体验大龙邮票拓印制作过程,这种互动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国邮政的历史厚重感以及天津的文化底蕴。

  (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马立杰 摄影 马成 吴涛 戴涛 蒲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