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出海洋牧场,来到“城市客厅”(牧场游:探秘“海上迪士尼”|赶海大湾区)。
本期“赶海大湾区”来到粤港澳大湾区里的各大岸线,这里是大海的起点,也是尽头,是湾区的门面,也是城市的阳台。
当跨海渡轮划开珠江口的晨雾,岸线游的黄金时代正随潮水涌来。
以码头为圆心,海岸线向陆域延伸3公里为探索半径,最鲜活的玩法,就是找寻黄金内湾的最佳登陆点。

五城到达,开启海岸登陆计划
最乡野!中山
登陆点:新中山客运港
解锁公式:伟人故里×稻田诗行

崖口村是孙中山的故居所在地,从这里开始了解中山,再适合不过了。
横门水道与伶仃洋交汇处,新中山客运港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珠江口西岸。从码头出发,约3公里可闯入宫崎骏漫画同款稻田。在崖口村,能尝到用崖口咸淡水交界的虾米熬制汤底配手工云吞,鲜味十足;横门渔港海鲜做的煲仔饭,焦香米锅巴与鲜嫩虾蟹在舌尖碰撞。集盒翠亨里280亩大草坪上,露营市集与音乐节交织成年轻人的充电站。
最前卫!深圳
登陆点:深圳蛇口港
解锁公式:艺术商场×海边看展

熟悉深圳经济特区历史的人常说:“先有蛇口,后有深圳。”
蛇口是深圳绕不开的叙事。漫步太子湾的滨海栈道,左手悬空探浪,右手是刚开业的潮流地标——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它以“艺术・人文・自然”为内核,引入亚洲首个碳中和艺术展,将国际艺术图景、商业零售融入日常观展体验。在这个“去班味”实验室,深呼一口气,让生活压力消解于海风之中。
最深度!东莞
登陆点:东莞虎门港
解锁公式:百年风云×时空盲盒

正如歌曲《错位时空》所写“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威远炮台遗址的古炮台上,海风诉说着1840年的硝烟往事。海战博物馆内,可“穿越”回虎门销烟现场。太平手袋厂文创店中,“三来一补”时期产品与现代潮玩碰撞出工业遗产活化新路径。滨海湾新区的“一廊两轴三板块”布局里,交椅湾聚焦智能终端产业,威远岛建设大湾区大学科技园,实现“历史厚度”与“科技高度”共生。
最融合!南沙
登陆点:南沙客运港
解锁公式:欧陆风情×书香海岸

何必远赴欧洲?南沙游艇会的城堡给你平替惊喜。
南沙游艇会的欧式城堡建筑群,复刻19世纪地中海渔港风貌。新晋地标灯塔图书馆以梵・高星空穹顶为设计灵感,7000余册典籍在光影中流转。附近还有南沙天后宫、慧谷超级堤等网红点。当白帆掠过波光粼粼的海面,远处虎门大桥的灯光次第亮起,这里就是专属于广州的“天涯海角”。
最浪漫!珠海
登陆点:珠海九洲港
解锁公式:滨海基因×多维浪漫

珠海“一带九湾”的55公里海岸线,是中国滨海浪漫经济的标杆。在爱情邮局可定制专属邮戳,将手写情书投入“时光邮箱”;野狸岛日落时分,骑行道满是追逐晚霞的情侣;日月贝歌剧院旁,投喂海鸥与白色建筑构成诗意画面。城市阳台的星空酒吧里,爵士乐与海浪声共鸣,体验“碰杯听潮”的浪漫。
循道而行,探寻大湾区海岸开发图谱
近日发布的《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提到,广东将以环珠江口一百公里“黄金内湾”为龙头,打造品质一流的国际海洋魅力核心区,构建国际滨海活力海岸。

“黄金内湾”中,各市也相继发布海岸带规划——
深圳聚焦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两百余公里岸线打造“三湾一洋”生态格局;东莞“滨海新区”以智能终端与大学科技园为双核,推动产城融合;南沙通过邮轮母港与天后宫形成文旅经济带;中山马鞍岛布局海岸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沿深中通道集聚;珠海投资超五亿元升级情侣路,打造“一带九湾”浪漫海岸。
对标世界上各大湾区的“圈中之圈”,可以发现,这些地方都拥有着国际顶级文旅品牌IP和本土文化创新标杆。
例如,旧金山湾区的金门大桥与渔人码头作为一条世界级的滨海文旅轴,以“地标+海岸”的共生模式,联动形成“桥港效应”,构建了一套“交通互联—文化叙事—产业协同”的生态系统。
一是交通网络的“毛细血管化”。
金门大桥与渔人码头的联动,通过数条环湾轨道、跨海大桥和密集的公交线路,实现“30分钟生活圈”。这种“交通即旅游”的设计,使得游客能在2小时内完成从历史地标到现代艺术区的体验跃迁。
二是文化IP的“场景化再造”。
金门大桥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成为城市精神象征——每年“大桥马拉松”吸引全球跑者,夜间灯光秀以科技赋能地标。渔人码头以“地标+海岸”共生模式,将39号码头的海鲜市集、蜡像馆、海狮观赏区与周边艺术画廊、剧院串联,形成日均数万人次的消费闭环。
这种“文化IP场景化”策略,使你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三是复合业态的“全时段运营”。
旧金山的滨海文旅轴打破了传统景点的单一功能,形成“日间观光—傍晚娱乐—夜间消费”的闭环:日间,你可在金门大桥骑行、在渔人码头品尝酸面包蛤蜊汤;傍晚,漫步滨海栈道欣赏日落;夜间,在39号码头的海鲜餐厅用餐,或前往附近剧院观看演出。这种“12小时沉浸”模式,使你人均停留时间延长,消费转化率大幅提升。
对标旧金山,黄金内湾的突破点在于:如何以交通联通为基础,以文化IP为灵魂,以复合业态为引擎,将“湾区地理”升维为“湾区生活方式”。

相信未来,在黄金内湾当“海岸体验官”,最苦恼的不是晒黑,是“选择困难”。你踏过的每片海岸,都可能藏着万亿级滨海休闲产业的伏笔。
相关阅读:
视频预告|赶海大湾区!关于海的6种新玩法
跳岛游:开启“海岛盲盒”,解锁N种体验|赶海大湾区
双桥游:用“超级工程”解锁“超级玩法”丨赶海大湾区
牧场游:探秘“海上迪士尼”|赶海大湾区
策划:林焕辉 沈文金 张培发
统筹:吴志远 罗丽娟 林郁鸿 黎詠芝
采写/脚本/出镜/剪辑/动图:林雨萱
拍摄:叶紫潇 林雨萱
联动:朱洪波 吴碧彤 何明强 南沙融媒
设计:张雅
【作者】 林雨萱;叶紫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