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无疆 | “机票刺客”怎么破

时间:2025-08-28 12:24:00

□赵志疆

花了3129元买机票后,发现其他平台标价仅570元。近日,消费者黄先生向媒体反映,去年11月16日,他花了3129元在航班管家APP购买了北京至厦门的机票,随后发现在另一款售票APP上,该机票仅售570元。黄先生随即向民航局投诉,要求“退一赔三”。

根据黄先生提供的投诉调解结果页面截图,2024年12月5日,航班管家在12326民航服务质量监督平台回复称,“由于客户要求赔付金额过大,无法满足用户要求退款10806元诉求。我司已将差价2559元补退用户……如客户接受后续致电我司,可申请再退款3129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这是黄先生要求“退一赔三”的依据,也是“用户要求退款10806元”的理由。当购票平台吐槽“客户要求赔付金额过大”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想一想,如果不是机票出现巨大的差价,又怎么会出现“赔付金额过大”?

购票平台明确表示,“如客户接受后续致电我司,可申请再退款3129元”。但黄先生接受退差价之后,再申请退款就没有了下文。现在看来,“可申请再退款3129元”这句话的关键词不是“退款”,而是“申请”——你可以申请,但我不一定同意。

黄先生表示,多次协商赔偿未果之后准备起诉,希望获得订单金额的三倍赔偿。虽然明知道遭遇了“机票刺客”,而且对方吃相很难看,但黄先生这官司还真不一定能打赢。因为此前就发生过不少类似事件,但后来无一例外都没有看到下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机票刺客”往往会说这是因为航空公司正常的价格浮动,而机票价格确实普遍存在浮动,有时候浮动的幅度还不小。另一方面,消费者想要“退一赔三”,必须证明经营者存在欺诈故意,而普通消费者很难对此进行举证。

利润高,风险小,所以“机票刺客”们的胃口越来越大。阴阳行程单、高价服务费、隐藏性条款……“机票刺客”的种种乱象饱受诟病。更有甚者,并不满足于在捆绑销售上动手脚,而是利用机票的价格浮动肆无忌惮地“偷吃”。

由此不难看出,“机票刺客”并非没法破。首先,购票平台必须同步显示含税价格,机票确实存在价格浮动,但在下单的时候,这个价格必须明明白白地显示出来,不能给“机票刺客”留下浑水摸鱼的空间。其次,对于那些查实存在违规行为的“机票刺客”,必须严格处罚,同时张榜公布,让大家看看到底是谁在“偷吃”。

来源:河南日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