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西山煤电:“亮牌行动”点亮安全生产标准化之光

时间:2025-04-02 18:44:00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斜沟矿,一场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深刻变革正在上演,它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遍了矿井的每一个角落。

步入斜沟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工作面上宛如钢铁卫士般整齐列队的锚杆、锚索;各类牌板、反光筒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划一地吊挂成线。这般整洁美观的作业环境,让人不禁啧啧称赞,而这一切,皆源于斜沟矿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上的大刀阔斧改革与持之以恒的提升。

亮出底牌:直面问题,精准出击

曾经,斜沟矿的红黄牌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掘进五队的职工向管理人员吐露心声:“虽说被挂牌了,可大家一门心思盯着考核分数,具体啥问题反倒不咋在意。”这一幕,成为了矿领导们心中沉甸甸的石头,也促使他们开启了一场深入调研、优化制度的探索之旅。

以往,采煤、掘进专业是红黄牌管理考核的“主战场”,每月巡检打分,平均分低于90分亮黄牌,连续两次黄牌升级为红牌。然而,如何让考核更具指向性、及时性,真正考出水平、考出实效,持续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注入动力?新出台的《斜沟矿红黄牌管理制度》惊艳亮相。

如今,考核范围扩容,全面覆盖通风、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等专业,26种黄牌、13种红牌执行情形详尽列出,为井下各环节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硬杠杠”。一旦现场出现3条以上符合条件、标准化滑坡严重的情况,黄牌立即高悬,责令限期整改,验收合格方可摘牌,否则直接停产整顿、红牌伺候;哪怕只触及一条红线,同样毫不留情,现场停产整顿,联合验收过关方能重获“自由”。今年前两个月,斜沟矿10次亮出黄牌警示,58条问题在现场就被迅速“剿灭”。

晒出明牌:聚焦现场,破除“暗疾”

“把牌子挂到井下去,别让它成了摆设!”一次队组包保巡查时,斜沟矿党委书记、矿长侯利强看到被赋牌队组仅在会议室挂着黄牌,当即提出整改要求。

在23104综放采煤工作面的“三员两长”牌旁,那块醒目的黄牌仿若聚光灯,吸引着众人目光。“从一线工人到跟班领导,谁被赋牌、为啥被赋牌,一目了然。大家的心都被这牌子‘揪’到了问题上,劲都往整改处使。”矿安标办的曹勇强感慨道。

回想起2024年10月3日早班,掘进二队作业时打设锚杆间排距超标,井下小分队迅速亮出黄牌,责令当场补打帮锚杆整改。掘进二队紧急召开队务会深挖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全员“回炉深造”岗位操作规程,考试合格率飙升至100%。为彻底杜绝此类问题,他们自主研发新型量尺,让锚杆打设数据精准“入位”,有了有了这“神器”加持,合规作业手到擒来。

走出好牌:全面领航,动态升级

“3月份出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就是要让标准落地生根,融入日常点滴,不搞花架子,不玩‘一阵风’,稳稳实现动态达标。”安全管理部部长白瑞东语气坚定。

作为赋牌管理的有力补充,斜沟矿开启“两轮驱动、双翼齐飞”新模式,让“标准”与“不标准”泾渭分明。通过精心打造高标准作业示范点,发挥辐射引领效应,确保标准化建设无死角、全覆盖,动态达标成为常态。就连钻探施工点、风桥施工等零散工程,也被纳入高标准打造范畴。

走进23106材料巷工作面,巷道成型规整如艺术品,支护线性流畅似乐章,物料码放有序,管线吊挂齐整,精细化、标准化随处可感可触。18509皮带巷开关硐室、8号煤候车硐室等区域,在标杆示范带动下,从“局部出彩”迈向“整体卓越”,过程达标、动态达标水到渠成。

如今,漫步井下,巷道沿线管路、电缆“横平竖直”,巷道底板一尘不染,各类管理牌板规范有序,处处散发着斜沟矿的独特魅力,彰显着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并州新闻‬ 记者 张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