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宽阔镇红河村,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地被绿树繁花环绕,环境清幽宜人,民宿前随处可见迎风飘扬的格桑花,眼前是一幅芳草鲜美、空气清新的模样。众多民宿已经迎来了今年首批游客。来自重庆的游客秦跃玲是红河村的老朋友,她已连续6余年在此避暑,是名副其实的红河避暑旅游“代言人”。
“我们到这里来避暑游玩已经是第6年了,最先来的时候感觉这里负氧离子比较高,植被也好,住的这个农家乐房间也很宽敞,农家乐老板也在不断地改革更新,我们给他提了一些建议,他都不断地在改进,比如伙食方面,今年的菜更好吃了,环境比较其他地方也更好一些,明年我会继续过来,也会向身边更多的人推荐这里。”秦跃玲说道。
葱茏绿意中,一阵阵悦耳动听的乐声和歌声传来,只见避暑游客们正三三两两聚于凉亭下,或弹奏乐器,或随着音乐舞蹈,或在一旁话着家常,阳光从绿叶间隙中洒下来印在每个人的脸上,画面温馨和谐。
肖渝生今年是第一年来到红河村避暑,于他而言,趁着凉风亭下小憩,弹奏自己喜欢的乐器看阳光倾泻,就是夏日一天中最美好惬意的时刻。“第一次到这里来是朋友推荐的,开始是抱着一个试探的心态,现在住下来过后,感觉这个地方确实很不错,植被也很好,空气很新鲜,而且比我们之前去的避暑地都更凉快。这次我们来的有十多个人,大家感觉都很满意,而且听说这个月底还要开展文艺活动,我们也很感兴趣,都想参与进来。”
红河村海拔1200米,夏季平均气温25℃,拥有得天独厚的“清凉”资源。这几年,随着避暑旅居产业的蓬勃兴起,到红河村避暑旅居成为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又一亮点。在众多游客的口碑传播下,红河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当地民宿也不断创新,从住宿环境到娱乐活动,从自然风光体验到饮食服务,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让大批游客从短暂“游”转变为深度“居”,沉浸式感受“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生活。
“今年在房间的配套设施上也有改善,以前都是用公共WIFI,游客反映存在卡顿,看电视不畅通等问题,所以今年我们在每个房间装了贵州广电的网络。其次对民宿整个外部的环境,尽量往花园式民宿去打造。为了丰富游客们的休闲时间,我们还拉了天幕,有围炉煮茶等新业态。我们的宗旨就是让游客住进来能够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红河聚闲山庄负责人赵恒介绍说,“我们开民宿快有7年了,每一年都逐步地在完善和改进,也很感谢我的‘老朋友们’提出了好的意见,让民宿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自2017年红河村开始发展民宿避暑经济以来,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民宿持续改进之外,红河村夏日旅游经济火热也离不开该村在提升游客满意度上做的一系列措施。

“通过‘两清三改两治理’的工作开展,使我们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对部分民宿进行了提档升级,打造花园式民宿,通过‘药旅’融合打造了登山步道,让游客住